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银行机构办理的对公客户批量开卡业务存在异常,出现涉嫌利用批量代开个人工资账户进行洗钱的新型作案手法。肇庆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提醒各银行机构应高度重视,加强对公客户批量开卡业务管理,切实防范洗钱风险。
一、典型案例
近期某银行陆续收到客户投诉,称收到非本人真实持有银行卡的短信入账通知,根据投诉涉及电话号码追踪,发现均为某对公客户批量开卡清单中登记的员工手机号码,通过对该对公客户实地查访发现,其实际经营场所与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址不一致;营业场所现场仅有3名员工,与之前申请的191名员工批量代发工资户的数量明显不符,且该3名员工均不在批量代发工资名单中。根据实地核查及后续账户交易情况分析,该批银行卡具有明显的异常交易特征涉嫌被用于洗钱活动。
二、风险特征
根据有关银行对辖区相关案例的总结,发现该类可疑交易主要存在以下几项主要特征:
(一)嫌疑客户主动上门申请批量开卡,且开卡成功后迅速激活。相关嫌疑客户偏好在银行卡激活环节存在漏洞的银行进行开户,对于银行卡激活必须有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这一规定执行不严的银行面临较大洗钱风险。
(二)开户留存客户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异常,存在大量使用外省偏远农村地区身份证进行批量开卡的现象。同时,留存的手机号码归属地大多非本地,且号码为随意编造,拨打部分手机号为关机或空号状态。
(三)已激活的批量代发工资卡交易呈以下特点:一是交易的内容和性质趋同,且无实际性的工资收入,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二是存在测试交易,测试资金交易来自相同账户;三是部分账户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散转出,同一批银行卡上有资金来源高度重合;四是主要通过网银和ATM柜员机交易,客户回避柜面交易。
三、风险提示
(一)加强对公客户批量开卡业务管理。各银行机构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升业务人员反洗钱能力和水平。同时梳理和完善相关制度流程,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二)加强开户环节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在为单位客户办理批量开卡业务时,各银行机构应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及支付管理有关规定,对单位客户和实际账户人的身份资料进行严格审核。
(三)完善对存量客户的持续识别和重新识别。对于存量的批量开卡业务客户,应加强对持卡人留存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等信息的核查力度,发现信息存在疑点的,应提高客户的风险等级并采取必要的交易控制措施,及时堵塞风险漏洞。
(四)强化对批量开卡客户的可以交易检测。各银行在日常资金检测中若分析发现涉嫌洗钱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肇庆中支机构和公安机关报告。